国画家 杜晓春 官方网站 +收藏:http://duxiaochun.orgcc.com

实名认证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杜晓春资讯 正文内容
杜晓春:笔墨韵味见真功
2011-11-01    浏览(1187)    作者:新华    来源:杜晓春官方网站

俗话说,文如其人,字如其人,从画家的作品风格来讲,那就是“画如其人”。“画如其人”,即画中有“我”,这是画家的独特风格。这个“我”,实乃一个艺术家最珍重的东西。

记者眼前的杜晓春,中等身材,交谈中不时露出微笑,给你的感觉淳厚、朴实,所以,读他的画总是隐现出那种自然的质朴。

杜晓春的绘画启蒙始于连环画,当年他把新中国最有名气的画家之一、上海文史馆馆员、上海美协理事华山川老师的彩图连环画《白毛女》(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一等奖)以线描手法临摹了一遍,他在临摹中学习《白毛女》的构图规律、人物塑造、线条勾勒、画面经营等,为他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良好的、扎实的基础。这一时期他还临摹了工笔画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。

中国画讲求“写意”、“寓情于其中”。杜晓春在南阳师专攻读美术专业毕业后,经过了几年的磨练,明显感到自己的绘画艺术想提高一个档次已经很难了。他意识到,虽然技法的提高可以慢慢锻炼,但意境的提升则来源于画家的文化底蕴。于是,杜晓春参加了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班,师承曾任天津美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全国美展评委白庚延先生,一来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底蕴,二来得到了名师指点。此后,迎来了杜晓春艺术创作新的春天:国画《太行秋韵》获“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”特别金奖、“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”佳作奖;国画山水《铁铸太行》获全国“新世纪中国山水画200家”荣誉奖;国画山水《秋到浓时意正酣》获全国“新世纪中国画四百佳”荣誉奖;国画山水《魂系高原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“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产业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览”;国画《冷山》在文化部、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获得“新世纪中国山水画四百家”荣誉奖,并被授予“优秀人民艺术家”称号。

“中国写意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画的写实,但也不同于抽象画,是有客观具象为依据的抽象,它有一个锤炼、提升的过程。画家在写生中,大脑中就开始酝酿,当酝酿到一定时候有了冲动,便运笔落墨于纸。画作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,是‘意’与‘象’的彼此生发产生的相容与契合。当画家看到具有美感的真山水,落在纸上的画面已和真山水有所不同了,这时已注入了画家的情感和中国的人文精神。”

这是杜晓春的意象观。

元代赵孟頫曰:“石如飞白木如籀,写竹还应八法通。若也有人能会此,方知书画本来同。”先贤所言之书画同源,乃不刊之论也。精通书法者,常以书法用于画法上。

“西画讲塑造,中国画讲气韵,画作中融入了写的东西,也就是书法的技法;无论树石,均须以书法之法,不能草率;山是形,书法是符号,线条是组合,粗细、干湿、轻重等,带入画中耐人寻味。中国写意画的书写性,有了写的成分作品才能生动。如在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中,根据山的阴阳相背形体结构下笔,恰到好处的表现物象,并把书法中的用笔巧妙自然地融入画中。线条有凝重的、有随意悠扬的、有轻快的……等等。创作时是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线条、不同的墨色,力争做到千变万化和谐统一,从而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。”

这是杜晓春对书画同源的解读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,也影响到了绘画领域。作为画家,杜晓春认为:作画不能迎合庸俗文化。在他眼里,画家的“德”重于一切。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,不能抱着“出名”、“赚钱”的目的而作画,更不能盲目迎合商业需要,艺术偏离了方向,使作品变得庸俗肤浅。真正的艺术品是没有功利目的的,画家要把自己最本质的、最美的东西传达给读者,表达的是一种理念,一种思想,一种境界,一种文化。

在杜晓春的工作室,一幅“拂云山房”的书法引起记者的兴趣。“这是你的书斋号吗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杜晓春只说这是一个书画界的前辈题写的。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,但悬挂于他的工作室,应该是对“拂云山房”作为书斋号的认可吧。有了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”的心志信念,才能心怀广博,志存高远。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,就会远离浮躁。足见他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的精神气度以及对传统与现代、自然与人生、激情与理想的深切感悟。

学无止境艺无涯。杜晓春在他的绘画生涯中,力避重复以前的作品,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笔墨功夫,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表现在里边,用破墨的方法画出泼墨的效果,用勾勒、点染、干湿、浓淡、阴阳向背、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,来描绘物象和经营构图,把握住了画面的韵味和节奏,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,从而更好地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。(本文载于《河洛风》杂志第8期)

标签:杜晓春,绘画,艺术家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